帝范作者,李世民帝范

说文解字》:民,眾萌也。从古文之象。凡民之屬皆从民。民,众氓。字形承袭古文的形象。所有与民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民”作边旁。

民 (mín)会意。字从尸从氏。“尸”意为“身体不动弹”,引申为“不迁徙”。“氏”意为“国族”、“族”。“尸”与“氏”联合起来表示“本地常住人口”、“土著”。

“民”字是个象形字。金文的上部是一个眼睛,其下是一把锥子刺进了眼睛。这表明在奴隶制社会里,奴隶主用极其残酷的手段把奴隶的一只眼睛刺瞎,并强迫他们劳动。“民”的本义就是奴隶。远在《书经?梓材》篇就有记载。从“奴隶”又可引申为被统治的人,如《谷梁传?成公元年》:“古者有四民:有士民,有商民,有农民,有工民。”在上古,《注》德能居位曰士;辟土植谷曰农;巧心劳手成器物曰工;通财货曰商。

《谷梁传·成元年》。人与民是有明显区别的:“人”是指统治者,“民”是指被统治者。可是到了后世,人与民就没有什么区别了,它们依照汉语由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的规律,将“人”与“民”连结在一起,变成双音词“人民”了。“民天”一词在古文中经常见到,它并不是指“老百姓的天下”,而是指“粮食”,正如《汉书》中所说:“民以食为天。”《説文》民部,民,萌也。象草芽之形。古代没有教养文化的人为民,转音加亡为氓。左傍亡为无字,当无地之民解。孔子说 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.”,“以不教民战,是谓弃之。”民不仅为家内劳动,且去当兵,即负劳役地租的农奴,不是奴隶。

古代指有别于君主、群臣百官和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庶民(多与“君”、“臣”、“人”相对)。现代指有别于军人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人民群众。

谈经论道:

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,在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中,民心的向背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,也制约着社会的全局,这样,就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,这就是儒家民本文化,儒家民本文化是一种以民为本的文化,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。治国应以安民、得民作为根本。

“以民为本”的思想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。“民”就是老百姓的意思,与“君”相对。“以民为本”,用孟子的话说,就是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。老子也主张君主要以民为本。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所在,是达官贵族得以存在的根本;无民,则国家无政权可言,是以有“圣人常无心,以百姓心为心”。

除了对君主的要求,老子对常人也有一套人生修为哲学。他常劝人要知足,强调“不争”的好处。他说:“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”他认为,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。水,泽被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名利,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地方,却更接近“道”。所以,上善的人要像水那样安于居下,不与万物发生矛盾、冲突,只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,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。

也正因为这样,才有:“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是以圣人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……以其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”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,正是因为它处在下游的位置上,所以成为百谷王。引申到统治者治理国家上,就是说:想要在上面治理百姓,就必须到百姓当中去;想要先于百姓享受,就必须身体力行先为百姓考虑。因为你不争抢,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什么能和你争抢的。

唐朝以前,只有“以民为本”,没有“以人为本"。 唐太宗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,为避皇帝的讳,"世"改称"代","民"改称"人”。于是,“以民为本”就成了“以人为本”。但在唐朝,意思并没有变。“以民为本”针对的是君主,“以人为本”比较的是人和物。

以民为本,古代一些重要典籍早有记载,例如,在《晏子春秋·内问下》中讲道:“以人为本”,在《管子·霸业》中讲道:“以人为本”,在伪古文尚书《五子之歌》中讲道: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”,从此,这些概念、范畴一直被儒家沿用下来,并且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,形成了系统的思想。儒家民本文化作为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,它不是某个思想家个别的思想文化,而且历史上大多数儒家和政治家普遍关注并详细阐发的思想文化,它不是中国历史上某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,而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悠久的思想文化,儒家民本文化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,又有完善的伦理准则,同时也具有突出的核心价值。

一、儒家民本文化以天人之辨为理论基础

在儒家民本文化中,有一个从哲学的高度立论的理论基础,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天人之辨,通过阐发深刻的哲理来探究天与人之间的关系,也就是“究天人之际”,它的表现形式有天命观、天道观和天理观,天命观主要论述天命与人命之间的关系,天道观是论述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,天理观则是论述天理与人理之间的关系,无论是天命与人命,还是天道与人道,以及天理为人理,都是在说明天与人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,目的是说明人的重要地位,从而为重民奠定理论基础。

总之,儒家天之人辨是从哲学的高度“究天人之际”,从原始形态天命观道到天道观,再到天理观,是理论思维不断深入的标志,旨在论证天与人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,无论是人命源于天命,还是人道遵循天道,以及人理服从天理,都是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,为人世间立定准则,从而为重民奠定理论基础。

二、儒家民本文化以义利之辨为伦理准则

儒家民本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利民、富民,但利民、富民不是无限制地满足人们的利欲之心,而是要使民众的利欲之心有所节制,使之规范在道义的准则中,只有这样,社会风尚才能良好,社会才能和谐、稳定而有序,只有文化底蕴充实,民族素质才能提高。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、物质不富足的古代社会,利民的第一要义是如何处理物质利益的问题,物质利益是社会生活的基础,也是人的生活第一需要,是一个时时需要面对的问题,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,直接关系到个人与群体的关系,是保证群体和谐的根本,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。

正如荀子所讲:“富有天下,是人情之所同欲也,然则从人之欲,则势不能容,物不能赡也。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,使有贵贱之等,长幼之差,知愚、能不能之分,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,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,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。”儒家义利之辨,就是讲的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,有的思想家主张重义轻利,以义为先,以义导利,有的思想家主张义利双行,基本思想倾向则是义利统一。

儒家义利之辨,注重义利统一,义利统一思想作为确立道义与利益关系的原则,它引导人们在物质利益前面,以道义为重,物质利益是人的基本利益,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,对这一问题是否处理得当,不仅涉及到人际关系,也关系到民心的稳定、社会的安定,同时也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转,民族精神的发扬,抓住了这个问题,也就抓住了一个根本问题,难怪义利之辨在中国古代从无间断,义利统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有价值的思想,它为儒家民本文化建立了完善的伦理准则。

三、儒家民本文化以勤政为民为核心价值

以民为本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现象,主要体现在为政者对待民的态度上,讲的是为政者要仁爱民众、理顺民心,赢得民心,实际上就是讲如何勤政为民的问题,勤政为民构成了儒家民本文化的核心价值。在中国古代社会,由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所系,民心向背关系到社稷的安危,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,儒家民本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勤政为民,历代思想家都在致力于阐发勤政为民这一思想。

在中国封建社会,讲勤政为民,指的就是君、臣对民的态度,民为国之根基,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封建统治权力的稳固,从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出发,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主张勤政为民,把协调和处理对民的关系、实现民心的稳定作为社会稳定的核心,勤政为民是核心价值。

儒家民本文化是中国基本国情下特有的文化现象,在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,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,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,其中优秀的传统应该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。儒家民本文化的现代价值取向,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发:

第一,关于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。以人为本作为治国理念,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新的内涵,主要应关注为民用权、为民谋利、理顺民心三个问题。为民用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出发点,国家治理的首要问题就是为民而行使权力,使权力的运作成为民意的体现;为民谋利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宗旨,国家治理的根本宗旨就是为民谋利益;理顺民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理想目标,国家治理的理想目标是顺乎民心,赢得民心,民心的向背关系的社会的稳定、国家的安危,应该把理顺民心作为治理国家的不懈的追求。

第二,关于为政之德的官德素质。在儒家民本文化中,很强调为政之德,这是一种可贵的官德素质。

第三,关于义利统一的施政准则。儒家民本文化注重利民、富民,把调整民众的正当的物质利益放到重要地位,并引导民众的利欲之心,使之纳入道义的规范之中,几千年来,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在致力于探索这个问题,从而形成了义利统一的施政准则。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,弘扬义利统一的施政准则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民无信不立是孔子说的话,意思是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。引申出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的意思。从这句话,还可以看出诚信的重要性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人们的信赖与支持,就必须以诚待人,以信交友,否则纵使你有过人的天赋,也会寸步难行。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,每天都会受到一些对自己学习也是对诚信的考验。

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,就不可以在世界上立足,在社会上立足,说明诚信的重要性。

仁政爱民 以民为本

仁政爱民,以民为本这句话是儒家亚圣孟子的思想学说。今天看来应有现实意义,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,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历史上的当权者不太喜欢孟子的仁政爱民的学说。因为孟子反对暴政,体恤百姓,他告诉我们人要修心、养性、正身。

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个著名的思想家。他继承了孔子思想,把它发扬光大,他的爱民思想尤为突出,孟子生活在群雄争霸的年代,看到因战事尸横遍野,杀人如麻恐怖景象,他提出令统治者胆战心惊的至理名言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(《孟子·尽心下》)孟子认为,“土地、民众、政事”是国家的三宝,谁能保护她的子民,那他就一定能称王。因为“保民而王,莫之能御也”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)。如果残害百姓,就是孤家寡人的一夫(无道)。这样的人是不配得天下,及使得到天下,也应该被打倒。推翻这样的天子,不是犯上作乱弑君行为,正如周武王“诛一夫纣”推翻殷纣王的统治一样,是为民除害。

孟子说:“得天下有道。得其民,斯得天下”(《孟子·离娄上》)得到天下的人,如果失去了民心,那就一定失去天下。反之没有天下的人,只要得到民心,那就一定能得到天下。“是故,得乎丘民而为天子,得乎天子为诸侯,得乎诸侯为大夫”(《孟子·尽心下》)。孟子认为,要为民所想,不要把民厌恶的东西强加给他们。“得其民有道,得其心,斯得民矣。得其心有道,所欲,与之聚之;所恶,勿施而也”(《孟子·离娄上》)。

天子为了得到天下,保四海,就必须实行仁政,爱护民众。“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诸侯不仁,不保社稷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庙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体”(《孟子·离娄上》)。天子不能保民,施暴于民,天下之人就可以得而共诛之。孟子说:“君之视臣如手足,则臣视君如腹心;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”(《孟子·离娄下》)。统治者必须实行仁政,以德服人,来达到社会和谐,让百姓休养生息,民众生活富裕,国家才能强大。财富藏于民间,才是社会发展根本。他说:“省刑罚,薄税敛”(《孟子·梁惠王》)。让民众自由的生活,以减轻民众的负担,更好地发展经济。揭示了国家、君、臣和民的辩证关系。

一些草莽式的人物,为了唯我独尊欺压百姓,总是拿孟子先开刀,删销不利于独裁者的统治名言,使《孟子》的全文时常变成了节选。更有甚者开展全国的大批判。朱元璋不经意间看了《孟子》时,对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””君之视臣如手足,则臣视君如心腹;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”以及“暴君”、“一夫”、“霸道”之类的话更觉得芒刺在背。一边读,气得一边骂道:“如此荒谬直言,哪里是像臣子说的话?倘此老在今日,岂可免我一刀”。当天就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的殿外,充分暴露市侩流氓的本色。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就是当今的圣人,批判孔孟之道来宣扬自己的伟大,好像救世主现身。

我们今天再看孟子的仁政爱民学说,还是有其历史的强大生命力,什么叫圣贤:就是别人还不知道的东西,把他提炼升华到理论层面上。是人类道德的典范,思想迷茫时的灯塔,他告诉人类做人的价值取舍。历史走到今天,我们不能拿现在的眼光来看古时的圣人。他们必定生活在两千多年前,受到那个时代的限制。他那“天降大任,舍我其谁也”的远大抱负,激励一代又一代国人为中华的崛起而担当道义。孟子的“顺天(民)者存,逆天(民)者亡”铿锵名言,让统治者收敛许多。孟子让我们懂得人生观的精华就是一个人生活的快乐,就应该来至尽可能减少对外来事物的依赖。孟子又说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成了我们修心正身的座右铭,激励我们继续向前的勇气。

孟子的"仁政"在政治上提倡“以民为本”,孟子认为,对一个国家来说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”

孟子主张以“仁政”统一天下。在经济上,孟子主张“民有恒产”,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,要减轻赋税。孟子“仁政”学说的理论基础是“性善论”。孟子说“侧隐之心,人皆有之。”体现了孟子2000年前就提出的治国理念与思想。

民为贵,社稷次,君为轻的本质就是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,也就是民主自由人权,原版产自中国而非西方。

如果一个理论是 普世价值,肯定是人类跨越国界所遵从的准则,而且无需声嘶力竭的舆论导向传播。这种价值观中国几千年前就有,如果我估计的不错,埃及印度远古文化发达时期应该也有类似理论,绝非中国独有,西方的这种观点也是独立产生,不存在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渗透侵略的概念, 全世界不约而同就是超越国界的 普世价值的含义。

“民为贵”是说人民的地位与公民权力至高无上。

“社稷次之”,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,山川大地,五谷物产,后来战国时期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。

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制度或宪法,法律的基本伦理必须保证公民利益至高无上,绝不是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”的爱党就是爱国。

“君为轻”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,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。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予的,没有民就没有君,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?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,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,又没有五谷物产,也没有宪法制度。一个国家的总统来回换,还是一个国家;若是没有了社稷,国家也就不存在了。

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

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原是魏征的话,唐太宗李世民常用此话告诫众人,久之成了李世民的“名言”。

其实这句话出自《荀子·王制》:传曰:“君者,舟也;庶人者,水也。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。”此之谓也。《孔子家语》:“孔子曰:'夫君者舟也,人者水也。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。”对于天下而言,黎民就好像是众多水滴汇成的大海,天子就好似海上的一片舟。在水上,水可以载着舟行驶,同样也可以让舟覆灭。比喻在平时,一样事物往往存在两面性。

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,杀死李建成李元吉,逼唐高祖李渊退位,自己称帝。即位后,居安思危,任用贤良,虚怀纳谏,实行轻徭薄赋、疏缓刑罚的政策,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、军事改革,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、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,史称“贞观之治”。“贞观之治”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“治世”。

唐太宗看到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残酷欺压百姓,荒淫腐化,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农民起义如同烈火一样在全国蔓延开来,隋朝被推翻,隋炀帝被人活活勒死十分的可悲下场。他当了皇帝以后,尽力减轻百姓的负担,不许官吏腐化,免得自己和自己的后代步后尘。

他认为自己来自民间,很了解百姓疾苦。当了皇帝以后,办事总是小心谨慎。仍然常常出现差错。太子自幼生活在皇宫中,每天吃喝玩乐,百姓的困苦,他一概不知,将来处理国家大事,很可能出错。因此,他给几个儿子选择的老师都是德高望重、学问渊博的人。

唐太宗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,长治久安,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,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“当今日之急”。

有一天,太子在湖中划船。正巧,唐太宗从湖边走过,就停住了脚步。太子看到了父皇,就将船划到岸边,问:“父皇找我有事吗?”唐太宗问:“你知道船是靠什么行走吗?”太子想了想,答:“靠水,才能行走。”唐太宗又问:“你知道隋朝是怎样亡国的吗?”太子想了想,说:“隋炀帝残暴荒淫,大兴土木,迫害百姓,百姓就造反了。您顺应民心,乘势灭了隋朝。”唐太宗听了,点了点头,说:“你说得不错。可你知道吗?江河里的水比如是百姓,水上走的船好比是君王。水可以把船浮起来行走,也可以把船打翻,让船沉下去。我的意思是说,百姓可以使君王取得天下,百姓也可以使君王失去天下。”太子说:“父皇说得很深刻。”唐太宗再次叮咛:“千万千万记住这个道理啊!”唐太宗的原话是:“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。”

到了晚年,唐太宗更加注重对太子的教育。他认为,培养治国的本领,不仅要懂得治国的道理,更重要的事还必须亲自去实践一番,使自己具有实际的治国能力,因此,他命令太子代他处理一部分政事,使太子在实际从政中学到经验,增长才干。

唐太宗还根据自己治国的经验教训,写成了《帝范》一书,用来教育子孙。《帝范》共有十二篇:君体、建亲、求贤、省官、纳谏、去谗、戒盈、崇俭、赏罚、务农、阅武、崇文。

主要内容有:君体第一:自身修养的学问。

1、执政须为民 2、志向远大,内心公正 3、有德才能号召四方

建亲第二:运用权力的学问。

1、权力须与人共享,事业须和民与共 2、共同的利益使事业得以久远 3、用人不唯亲,选才看能力 4、合理分权,相互制衡 5、了解百姓的心声,为百姓做好事

求贤第三:使用人才的学问 。

1、贤德之才,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2、求才要不论出身,纳才须锲而不舍 3、善用人才体现着领导者的能力和气度

审官第四:选任官员的学问。

1、知人、安民,是为官者的基本责任 2、用人要尽其才,取其长 3、没有不能用的人才,只有不会用的官员 4、善集众智,用人得当

纳谏第五:听取意见的学问。

1、广开言路,虚心听取群众的呼声 2、忠言逆耳,唯理是从

去谗第六:杜绝小人的学问。

1、干大事必须远小人 2、辨奸之道 3、亲小人,远贤臣,会致事业受损 4、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

诫盈第七:防止骄傲产生过失。

1、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 2、玩物丧志,骄奢扰民 3、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

崇俭第八:防止侈靡导致堕落。

1、声色犬马是自我堕落的始端 2、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 3、施政更需俭,繁政亦为奢

赏罚第九:防止不公招致乱政。

1、赏罚的基本法则 2、赏罚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,推广德行 3、赏罚必须公正,不避亲,不仇仇

务农第十:关心"三农",以利社会稳定。

1、农事乃一国之大事 2、重视"三农",言语之外,更须力行

阅武第十一:军备不怠,是长期和平的基石。

1、武备是和平的后盾 2、盛世更须修武

崇文第十二:教育民众,更要教育自己。

1、文化是社会的经纬 2、通过教育,提升民智,提升领导力 3、领导者的道德修养

这些对为政者的个人修养,选任和统御下属的学问,乃至经济民生、教育军事等家国事务都做出了非常有见地的解答。展现出一代英主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;也是一个马上争天下、马下治天下的开国君主一生经验的总结。其充满哲理性的语言,或一言中的,或一语道破天机。不但闪露着看问题的高瞻远瞩,也隐含着论理的深邃透彻。

名人名言

为政之道,以顺民心为本——宋.程颐

民者,万世之本也(汉·贾谊

为国者,以民为基(三国志

英雄者,国之干,庶民者,国之本〈三略〉

国以民为本,君以民为本,吏以民为本(汉·贾谊)

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〈尚书〉

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

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〈孟子〉

天之生民,非为君也;天之立君,以为民也〈荀子〉

君者舟也,庶人者水也。水所以载舟,亦所以覆舟—-〈孔子家语〉

天下之治乱,不在一姓之兴亡,而在于民之忧乐(清·黄宗羲

国家之主人为谁?即一国之民是也(清·梁启超)以民情验天心(清·康有为

凡治天下必因人情〈韩非子〉

圣人治天下,体民之情,遂民之欲(清·戴震

众好之,必察焉;众恶之,必察焉〈论语〉

夫与民共其乐者,人必忧其忧;与民共有其忧者,人必拯其危—-〈三国志〉

善治必达情,达情必近人(清·唐甄

天下何以治?得民心而已!天下何以乱?失民心而已!(清·王韬

王者所以得天下者,以得民也。得民者,以得其心也(宋·汪藻

失天下者,失其民也;失其民者,失其心也〈孟子〉

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之心为心〈老子〉

民心所归,大事可成;民心所离,立见灭亡(清·陈天华

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(宋·辛弃疾

为政之道,以顺民心为本(宋·程颐)

政之所兴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在逆民心〈管子〉

得百姓之力者富,得百姓之死者强,得百姓之誉者荣〈荀子〉

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?(老子)

获取海量国学资源,添加 微信:675971625  备注:卜风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67597162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ame158.cn/488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