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马屁的由来典故(拍马屁的由来图片)

“溜顺拍马”现在是一个成语。对上级讨好奉承的意思,属贬义词,类似于《论语》里的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”。

溜顺拍马的人古今中外都有,每个单位都少不了,只要是有领导的地方,就会有溜顺拍马的人。

在和领导打交道的过程中,“溜顺拍马”是最低成夲的媒介,是向上爬不可或缺的梯子,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善用此术,且屡试不爽。

但创造“溜顺”这个典故的人却没有这种幸运,一个“溜顺”小动作让自已遗臭千年,这个人错就错在他溜错了对象,因为他献媚的对象是一代名相寇准

寇准,北宋名相,以正直敢言闻名于当时,深受宋太宗、宋真宗器重,也为群臣所敬仰。

某曰,宋真宗大摆宴席,群臣毕至。真宗席居正中,寇准次之,位列三席的是副宰相丁谓

丁谓小寇准五岁,也不是寻常角色。在欧阳修、苏轼还未出场的时候,他号称“文追韩柳,诗似杜甫”。就是这样一个才子,却在酒席上闹了个小尴尬。

话说寇准须白且长,如野草野蛮生长,吃鱼肉尚可,喝汤就显得不怎么流畅:只见汤汁如露珠挂在须上,欲滴还休。

丁谓在旁,觉得不雅,就起身俯在寇丞相旁,以袖抚拭寇准顺上汤汁,一丝丝,一滴滴,干干净净。

丁谓以为寇大哥会说声“谢谢”,没想到丞相怒目圆睁,正色道:“堂堂副丞相,如此溜顺,成何体统?!”

寇准本是大嗓门,加之一发怒,声震庭宇,听者无不哑然,场面极为尴尬,宋真宗报以苦笑,而丁谓则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
这就是“溜顺”典故的来历。

丁谓受此羞辱,自然记恨在心,这也为寇准日后被贬,客死雷州埋下了伏笔。当然,这是后话,暂且按下不表。

拍马屁的由来典故(拍马屁的由来图片)

图片来自网络

那么“拍马”呢?其实和“溜顺”并无直接关系,甚至都不是一个朝代的事。

“溜顺”是宋朝典故,而“拍马”则是元朝轶事。

元朝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,马是他们的人生伴侣,他们对马的习性非常了解,尤其是“马屁股”的功能研究颇深。

传说,蒙古人见面时喜欢比马,看谁的马又肥又壮,彼此拍拍对方马的屁股就知道了。因为腿壮肉厚实的马,马屁股的肉必然又结实又多,如果夸奖对方的马是好马,就拍拍他的马屁股说:“真是一匹千里马!”所以,拍马屁在这里有“称赞、表扬”之意。

另外一说是:蒙古人每逢烈马不好驯服,骑手先拍拍并抚摸马的屁股,让马先安静舒服起来,然后再乘机骑上马背驰骋草原,使人与马逐渐适应起来。所以,这里的拍马屁就是“使之舒服”之意。

溜顺也好,拍马也罢,在语言上都是表现为表扬赞美别人;在行动上则是献殷勤,投其所好,使受者欢心愉悦。

这个词起初并无贬意,但经千年演变,味道就变了,成了小人的专有名词了。

拍马屁的由来典故(拍马屁的由来图片)

图片来自网络

获取海量国学资源,添加 微信:675971625  备注:卜风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67597162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ame158.cn/2443.html